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
首页 > 文案大全 > 宋词中描写云的句子

宋词中描写云的句子

时间:2022-06-01 22:26:37

1、“云”在道教中代表追随自然本性的精神气质,神仙境界主要分为六种,三十六天、神山仙岛、洞天福地是神仙的居所,名山大川、幽冥地府、人间宫观是仙境的延伸。

2、云霞来迎,一如亲友,可见诗人给予“云”的任达,浪漫之情采。

3、)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——出处:李白《独坐敬亭山》

4、绿竹含新粉,红莲落故衣。——王维《山居即事》

5、窗竹影摇书案上,野泉声入砚池中。——杜荀鹤《题弟侄书堂》

6、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——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7、总而言之,楚辞里“云”意象已具很强个性色彩,含有更多的是其本义之外的象征义。

8、无人赏高节,徒自抱贞心。——《竹》梁·刘孝先2、翠云梢云自结丛,轻花嫩笋欲凌空。

9、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,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。

10、《楚辞》

11、竹生空野外,梢云耸百寻。

12、“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;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;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”这是《阿房宫赋》,共中“绿云扰扰”一句被有的书翻译成了“墨绿色的云彩纷纷扰扰”。

13、南国辛居士,言归旧竹林。——孟浩然《都下送辛大之鄂》

14、七百里驱十五日,赣水苍茫闽山碧,横扫千军如卷席。有人泣,为营步步嗟何及!

15、)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——出处:杜牧《山行》

16、《诗经》

17、瑶池阿母绮窗开,黄竹歌声动地哀。——李商隐《瑶池》

18、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——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
19、"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"。自古以来云就是文人墨客吟的对象,歌咏云的文赋不胜枚举,多有精粹之作。或是"来如春梦不多时,去似朝云无觅处"的物是人非,或是"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"的情有独钟,或是"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"的满怀豪情,云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轻盈飘逸的美感,更启迪我们去思考去追寻云的精神品质。

20、砌曲横枝屡解箨,阶来疏叶强来风。——《赋得阶前嫩竹》陈·张正见3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
21、)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——出处:朱熹《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•其一》

22、云彩:“浮云游子意”、“浮云终日行,游子久不至”,“人生聚散浮云似”,浮云无根,随风飘荡。  “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;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;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”这是《阿房宫赋》中形容宫廷生活的句子,其中“绿云扰扰”一句被有的书翻译成了“墨绿色的云彩纷纷扰扰”。那么“绿云”是“墨绿色的云彩”吗,应该如何理解这个词呢?  笔者在资料搜集中发现,在古代作品中“绿云”一词随处可见,如:  宋家宫样髻,一片绿云斜。(白居易《和春深二十首》)  梦破南楼,绿云堆一枕。(陆游《清商怨·葭萌驿作》)  春梦断,临镜绿云撩乱。(高明《琵琶记》第五出)  绿云冉冉粉初匀,玉露泠泠香自省。(王夫之《玉楼春》)  另外一个与“绿云”意思相近的词“绿鬓”也大量见诸古代作品中,如:  沉忧能伤人,绿鬓成霜蓬。(李白《怨歌行》)  愁来望远烟尘隔,空怜绿鬓风吹白。(孟郊《望远曲》)  绿鬓苍颜同一醉。(苏轼《定风波》)  在以上文句中,“绿云”“绿鬓”都是“黑发”的意思。《辞海》对“绿云”的解释是“比喻女子乌黑的头发”。  与“绿云”“绿鬓”相似,用“青”“绿”表示黑色的例子在古代大量存在,如“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烟”中“青青”意为“黑沉沉的”;“朝如青丝暮成雪”中“青丝”指“黑发”;“青睐”“青眼有加”均来源于阮籍“青白眼”的典故,“青眼”即“黑眼”,此处,“青”也是“黑”的意思。  因此,“绿云”应当翻译成“乌黑的头发”或“乌黑的云彩”。  岭上云  【唐】白居易  岭上白云朝未散,田中青麦旱将枯。  自生自灭成何事,能逐东风作雨无?  夏云  【唐】曹松  势能成岳仞,顷刻长崔嵬。  暝鸟飞不到,野风吹得开。  一天分万态,立地看忘回。  欲结暑宵雨,先闻江上雷。 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 【唐】陈师穆  晴晓初春日,高心望素云。彩光浮玉辇,紫气隐元君。  缥缈中天去,逍遥上界分。鸾骖攀不及,仙吹远难闻。  礼候于斯睹,明循在解纷。人归悬想处,霞色自氛氲。  赋得云生栋梁间  【唐】陈希烈  一片苍梧意,氤氲生栋梁。下帘山足暗,开户日添光。  偏使衣裘润,能令枕簟凉。无心伴行雨,何必梦荆王。 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 【唐】崔何  伫立增远意,中峰见孤云。溶溶傍危石,片片宜夕曛。  渐向群木尽,残飞更氤氲。  云  【唐】崔涂  得路直为霖济物,不然闲共鹤忘机。  无端却向阳台畔,长送襄王暮雨归。  春云  【唐】邓倚  摇曳自西东,依林又逐风。势移青道里,影泛绿波中。  夕霁方明日,朝阳复蔽空。度关随去马,出塞引归鸿。  色任寒暄变,光将远近同。为霖如见用,还得助成功。  咏云  【唐】董思恭  帝乡白云起,飞盖上天衢。带月绮罗映,从风枝叶敷。  参差过层阁,倏忽下苍梧。因风望既远,安得久踟蹰。  云  【唐】杜甫  龙似瞿唐会,江依白帝深。终年常起峡,每夜必通林。  收获辞霜渚,分明在夕岑。高斋非一处,秀气豁烦襟。  云  【唐】杜牧  东西那有碍,出处岂虚心。晓入洞庭阔,暮归巫峡深。  渡江随鸟影,拥树隔猿吟。莫隐高唐去,枯苗待作霖。  云  【唐】杜牧  尽日看云首不回,无心都大似无才。  可怜光彩一片玉,万里晴天何处来?  孤云  【唐】贯休  将比鹭鸶还恐屈,始思残雪不如多。  清风相引去更远,皎洁孤高奈尔何。  云  【唐】郭震  聚散虚空去复还,野人闲处倚筇看。  不知身是无根物,蔽月遮星作万端。  云  【唐】韩琮  深惹离情霭落晖,如车如盖早依依。  山头触石应常在,天际从龙自不归。  莫向隙窗笼夜月,好来仙洞湿行衣。  春风淡荡无心后,见说襄王梦亦稀。  白云向空尽  【唐】焦郁  白云升远岫,摇曳入晴空。乘化随舒卷,无心任始终。  欲销仍带日,将断更因风。势薄飞难定,天高色易穷。  影收元气表,光灭太虚中。倘若从龙去,还施济物功。  南池杂咏五首·溪云  【唐】皎然  舒卷意何穷,萦流复带空。有形不累物,无迹去随风。  莫怪长相逐,飘然与我同。  云  【唐】来鹄  千形万象竟还空,映水藏山片复重。  无限旱苗枯欲尽,悠悠闲处作奇峰。  云  【唐】李峤  大梁白云起,氛氲殊未歇。锦文触石来,盖影凌天发。  烟煴万年树,掩映三秋月。会入大风歌,从龙赴圆阙。  云  【唐】李峤  英英大梁国,郁郁秘书台。碧落从龙起,青山触石来。  官名光邃古,盖影耿轻埃。飞感高歌发,威加四海回。  齐梁晴云  【唐】李商隐  缓逐烟波起,如妒柳绵飘。故临飞阁度,欲入回陂销。  萦歌怜画扇,敞景弄柔条。更奈天南位,牛渚宿残宵。  咏云  【唐】李商隐  捧月三更断,藏星七夕明。才闻飘迥路,旋见隔重城。  潭暮随龙起,河秋压雁声。只应惟宋玉,知是楚神名。  山出云  【唐】李绅  杳霭祥云起,飘飏翠岭新。萦峰开石秀,吐叶间松春。  林静翻空少,山明度岭频。回崖时掩鹤,幽涧或随人。  姑射朝凝雪,阳台晚伴神。悠悠九霄上,应坐玉京宾。  赋得含峰云  【唐】李世民  翠楼含晓雾,莲峰带晚云。玉叶依岩聚,金枝触石分。  横天结阵影,逐吹起罗文。非得阳台下,空将惑楚君。  咏云  【唐】李邕  彩云惊岁晚,缭绕孤山头。散作五般色,凝为一段愁。  影虽沉涧底,形在天际游。风动必飞去,不应长此留。  春云  【唐】李中  阴去为膏泽,晴来媚晓空。无心亦无滞,舒卷在东风。  夏云  【唐】李中  如峰形状在西郊,未见从龙上泬寥。  多谢好风吹起后,化为甘雨济田苗。  云  【唐】李中  悠悠离洞壑,冉冉上天津。捧日终为异,从龙自有因。  高行四海雨,暖拂万山春。静与霞相近,闲将鹤最亲。  帝乡归莫问,楚殿梦曾频。白向封中起,碧从诗里新。  冷容横钓浦,轻缕绊蟾轮。不滞浓还淡,无心卷复伸。  非烟聊拟议,干吕在逡巡。会作五般色,为祥覆紫宸。  观云篇  【唐】刘禹锡  兴云感阴气,疾足如见机。晴来意态行,有若功成归。  葱茏含晚景,洁白凝秋晖。夜深度银汉,漠漠仙人衣。  山出云  【唐】陆畅  灵山蓄云彩,纷郁出清晨。望树繁花白,看峰小雪新。  映松张盖影,依涧布鱼鳞。高似从龙处,低如触石频。  浓光藏半岫,浅色类飘尘。玉叶开天际,遥怜占早春。  咏浮云  【唐】陆凭  虚虚复空空,瞬息天地中。假合成此像,吾亦非吾躬。  云  【唐】罗邺  纷纷霭霭遍江湖,得路为霖岂合无。  莫使悠飏只如此,帝乡还更暖苍梧。  浮云  【唐】罗隐  溶溶曳曳自舒张,不向苍梧即帝乡。  莫道无心便无事,也曾愁杀楚襄王。  春云  【唐】裴澄  漠漠复溶溶,乘春任所从。映林初展叶,触石未成峰。  旭日消寒翠,晴烟点净容。霏微将似灭,深浅又如重。  薄彩临溪散,轻阴带雨浓。空余负樵者,岭上自相逢。  看云  【唐】齐己  何峰触石湿苔钱,便逐高风离瀑泉。  深处卧来真隐逸,上头行去是神仙。  千寻有影沧江底,万里无踪碧落边。  长忆旧山青壁里,绕庵闲伴老僧禅。  片云  【唐】齐己  水底分明天上云,可怜形影似吾身。  何妨舒作从龙势,一雨吹销万里尘。  夏云曲  【唐】齐己  红嵯峨,烁晚波,乖龙慵卧旱鬼多。烛烛万里压天堑,  飏雷电光空闪闪。好雨不雨风不风,徒倚穹苍作岩险。  男巫女觋更走魂,焚香祝天天不闻。天若闻,  必能使尔为润泽,洗埃氛。而又变之成五色,捧日轮,  将以表唐尧虞舜之明君。  山出云  【唐】沈亚之  片云朝出岫,孤色迥难亲。盖小辞山早,根轻触石新。  飘扬经绿野,明丽照青春。拂树疑舒叶,临江似结鳞。  从龙方有感,捧日岂无因。看助为霖去,恩沾雨露均。  讽山云  【唐】施肩吾  闲云生叶不生根,常被重重蔽石门。  赖有风帘能扫荡,满山晴日照乾坤。  春云  【唐】韦庄  春云春水两溶溶,倚郭楼台晚翠浓。  山好只因人化石,地灵曾有剑为龙。  官辞凤阙频经岁,家住峨嵋第几峰。  王粲不知多少恨,夕阳吟断一声钟。  云散  【唐】韦庄  云散天边落照和,关关春树鸟声多。  刘伶避世唯沈醉,甯戚伤时亦浩歌。  已恨岁华添皎镜,更悲人事逐颓波。  青云自有鹓鸿待,莫说他山好薜萝。  云  【唐】吴融  南北东西似客身,远峰高鸟自为邻。  清歌一曲犹能住,莫道无心胜得人。  湘云  【唐】吴商浩  □满湘江云莹空,纷纷长对水溶溶。  日西遥望自归处,尽挂九疑千万峰。  云  【唐】幸夤逊  因登巨石知来处,勃勃元生绿藓痕。  静即等闲藏草木,动时顷刻遍乾坤。  横天未必朋元恶,捧日还曾瑞至尊。  不独朝朝在巫峡,楚王何事谩劳魂。  云  【唐】徐夤  漠漠沈沈向夕晖,苍梧巫峡两相依。  天心白日休空蔽,海上故山应自归。  似盖好临千乘载,如罗堪剪六铢衣。  为霖须救苍生旱,莫向西郊作雨稀。  日暮碧云合  【唐】许康佐  日际愁阴生,天涯暮云碧。重重不辨盖,沈沈乍如积。  林色黯疑暝,隙光俄已夕。出岫且从龙,萦空宁触石。  馀辉澹瑶草,浮影凝绮席。时景讵能留,几思轻尺璧。  咏云  【唐】姚合  霭霭纷纷不可穷,戛笙歌处尽随龙。  来依银汉一千里,归傍巫山十二峰。  呈瑞每闻开丽色,避风仍见挂乔松。  怜君翠染双蝉鬓,镜里朝朝近玉容。  咏云  【唐】于季子  瑞云千里映,祥辉四望新。随风乱鸟翅,泛水结鱼鳞。  布叶疑临夏,开花讵待春。愿得承嘉景,无令掩桂轮。  孤云  【唐】于武陵  南北各万里,有云心更闲。因风离海上,伴月到人间。  洛浦少高树,长安无旧山。裴回不可驻,漠漠又空还。  山出云  【唐】张复  山静云初吐,霏微触石新。无心离碧岫,有叶占青春。  散类如虹气,轻同不让尘。凌空还似翼,映润欲成鳞。  异起临汾鼎,疑随出峡神。为霖终济旱,非独降贤人。  云  【唐】郑准  片片飞来静又闲,楼头江上复山前。  飘零尽日不归去,点破清光万里天。

23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——杜甫《严郑公宅同咏竹》

24、如湛蓝碧水迹无边,云雾苍茫连海天。

25、一、云的哲学意义

26、舍静犹然存理气,寺深应有上天梯。

27、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——《竹石》清·郑燮4、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

28、(第三首)

29、)大风起兮云飞扬。——出处:刘邦《大风歌》

30、渔家傲·反第二次大“围剿”

31、人有了“云”的气质,就会不为世间的变幻莫测所困扰,随风而动,顺应万物,与万物相融,就没有内心的波澜起伏,从而能坦然面对一切事物。中国文化中,先秦道家以及魏晋玄学都崇尚这种追随自然本性的精神气质!

32、)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——出处:贾岛《寻隐者不遇》

33、与云烟雾霭有关的诗句:

34、会须上番看成竹,客至从嗔不出迎。——杜甫《咏春笋》

35、竹林寺里香火旺,暮鼓晨钟万里哄。

36、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——南北朝·佚名《木兰诗/木兰辞》

37、)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——出处:王之涣《凉州词二首•其一》

38、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——王维《竹里馆》

39、(第二首)

40、秋声万户竹,寒色五陵松。——李颀《望秦川》

41、叠叠青葱秀武夷,云烟缥缈望中迷。

42、“云”在佛教中是代表无量无边,是“无量”的意思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无量无尽。众生芸芸,皆于六道,迷惑颠倒,万劫不出,如陷黑暗。值遇佛缘,开示法语,破迷开悟,云开雾散,重见光明,故喻“光明云”、“大光明云”。

43、白云山头云欲立,白云山下呼声急,枯木朽株齐努力。枪林逼,飞将军自重霄入。

44、(第一首)

45、浮云在水月在天,极目尽处是青山。

46、竹色溪下绿,荷花镜里香。——李白《别储邕之剡中》

47、人有了“云”的气质,就会不为世间的变幻莫测所困扰,随风而动,顺应万物,与万物相融,就没有内心的波澜起伏,从而能坦然面对一切事物。中国文化中,先秦道家以及魏晋玄学都崇尚这种追随自然本性的精神气质。

48、古代诗歌中的云,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,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,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。

49、“云”是自然的象征,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写照。“云”随风动,顺应自然的规律,与自然融为一体,因而“云”不与自然相矛盾,所以能够坦然遨游于太空,也象征着生机勃勃!

50、块独守此无泽兮,仰浮云而永叹。——宋玉《九辩.四》

51、云,孤独无依,飘飘摇摇,正如游子的漂泊无所。故“浮云”又往往比喻游子之飘泊无定。《说文》曰:“云,山川气也。从雨,云象云回转形。”故云雨常常连用。

52、天蓝草绿杜鹃红,潺潺山泉云雾中。

53、远处飞鸟声声叫,近邻酽酒阵阵浓。

54、)小山重叠金明灭,鬓云欲度香腮雪。——出处:温庭筠《菩萨蛮•小山重叠金明灭》

55、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。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,水蒸发形成水蒸气,一旦水汽过饱和,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(凝结核)周围,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,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。并且,云可以形成各种的形状,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、形态而分为许多种。

56、“玄云”则为乌云,有迎风乘云之宏势;而以“青云”为衣“白霓”为裳,寄寓诗人精神上的舒放壮达;有时“云霏霏”弥漫天宇,仿佛把诗人的欢乐都笼罩去了,“云”即有黑暗势力之意。

57、广开兮天门,纷吾乘兮玄云。——屈原《大司命》

58、中国文化中,“云”是自然的象征,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写照。“云”随风动,顺应自然的规律,与自然融为一体,因而“云”不与自然相矛盾,所以能够坦然遨游于太空。

59、纸屏石枕竹方床,手倦抛书午梦长。——蔡确《夏日登车盖亭》

60、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——王维《竹里馆》

61、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——刘长卿《送灵澈上人》

62、东岩富松竹,岁暮幸同归。——王勃《送卢主簿》

63、二、云的诗词意象

64、宋家宫样髻,一片绿云斜。(白居易《和春深二十首》)

65、朦胧不见峰巅影,惊险难寻谷底川。

66、此云能“乘”,可谓为行铺路。岂是云能行?诗者思行矣!眇远志之所及兮,怜浮云之相羊。——屈原《悲回风》

67、“浮云”于高空飘荡,似高志之于理想,又不免“浮”而不定,何者?云因“浮”而难免有不能自控之处,因而高志遭疑总难免,此“浮云”实为诗人心中情感之云矣。

68、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——宋·岳飞《满江红·写怀》

69、诗经之“云”多以意“多”。因于认识上的局限,见天上漫漫云朵,其实为众,是而认为众多。也有看云飘飘而产生感叹的,如“英英白云”句,看白云飘悠悠而想到时运之艰难,有几分惆怅,已有象征的义素。

70、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——郑燮《新竹》

71、孤灯寒照雨,湿竹暗浮烟。——司空曙《云阳馆与韩绅宿别》

72、骊宫高处入青云,仙乐风飘处处闻——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
73、诗人心中的“浮云”则含有一种浮离不定之感,其飘其止仿佛其身其志,因而发出哀叹之声;而“云蒙蒙”则明显地指希望太阳(光明势力)耀长空,可恨乌云(黑暗势力)来迷蒙。

74、梦破南楼.绿云堆一枕。(陆游《清商怨·葭萌驿作》)

75、飘云屯其相离兮,帅云霞而来御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
76、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——杨万里《夏夜追凉》

77、古代诗词

78、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”、"卧看满天云不动,不知云与我俱东。",心中有尘,自有云卷,心境坦然,自有云舒。十一首咏云的诗词,看云卷云舒,静看流年!

79、不管是哪种云,白云,乌云,彩色云等都不能用来象征生机勃勃。

80、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——出自宋代:苏轼《海棠》

81、红袍一盏香风沁,梦落泠泠玉女西。

82、如果说《诗经》里的“云”仍是比较集体意识,那么《楚辞》里的“云”则已比较个性化。楚辞之中“云”也不少,如:

83、)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——出处:王安石《登飞来峰》

84、朝代:近现代作者:毛泽东

85、宋玉《高唐赋序》记载巫山神女“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”,云雨连用之云往往隐喻男女欢合。梦境虚幻,神人两隔,又凭生多少憾事,故“云雨”又结晶为凄凉哀婉的意象,隐喻那令人梦萦魂牵而终归无缘的恋情。

86、

87、旭日飞辉映峻岳,清风涌浪掩行船。

88、放眼空间如梦幻,谁人跃上做神仙。

89、)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——出处:秦观《鹊桥仙•纤云弄巧》

90、清溪九曲群峰转,绝壁千寻大德题。

91、《论语·述而》云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浮云往往比喻为富贵荣华。对它们的蔑视态度,体现了一种安贫乐道、注重精神追求的高洁生活态度。

92、色侵书帙晚,隐过酒罅凉。雨洗娟娟净,风吹细细香。

93、浮云游于空中,往往遮蔽了日月的光辉,浮云便成了恶势力的象征。宋玉《九辩》有“何泛滥之浮云兮,猋雍蔽此明月”之句,奠定了以“浮云蔽日”来隐喻正义被邪恶压制的意义。

94、古人形容云彩的诗词有:

95、《诗经》之“云”仍多在实物与其本义的层面,而《楚辞》中“云”更注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色彩。如“云霓”成为拟人化的物象而恭迎诗人;是诗人用以遮天蔽日的“云”。

96、云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?

97、可口茶水沁肝脾,拂面松涛喜心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