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诗四大家是谁
1、楷书四大家:唐代颜真卿、柳公权、欧阳洵、元之赵孟頫
2、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。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被神宗再次起用,旋即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,享年六十六岁。累赠为太傅、舒王,谥号“文”,世称王文公。
3、王维(701-761),字摩诘(jié),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,官至尚书右丞,原籍祁(今山西祁县),迁至蒲州(今山西永济),崇信佛教,人称诗佛。
4、明清小说四大家:罗贯中、施耐庵、吴承恩、曹雪芹
5、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、诗、散文、话本小说、戏曲剧本等等,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,在北宋初期的时候,文学作品用词浮艳,常作唱和酬答之用,随后文学作家开始注重儒家说教功能,但成就不高,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,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,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,雅俗共赏,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;
6、唐朝柳公权(柳体):其楷书清健遒劲,结体严谨,笔法精妙,笔力挺拔,世称“柳体”,代表作《玄秘塔碑》和《神策军碑》。
7、元代吴中四杰:高启、张羽、徐贲、杨基
8、李白(701年~762年)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(贺知章评李白,李白亦自诩)。他是继屈原以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称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。
9、元代诗坛四大家:虞集、杨载、范椁、揭俟斯
10、唐代文章四友:杜审言、崔融、李峤、苏味道
11、柳公权(778年-865年),字诚悬,唐朝京兆华原人,官至太子太师,世称「柳少师」。后世以「颜筋柳骨」并称他们,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。他的书法结体遒劲,而且字字严谨,一丝不苟。在字的特色上,以瘦劲著称,所写楷书,体势劲媚,骨力道健,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。
12、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,也称四大楷书。他们分别指是:唐朝欧阳询(欧体)、唐朝颜真卿(颜体)、唐朝柳公权(柳体)、元代赵孟頫(fǔ)(赵体)。
13、虞世南,行书有《汝南公主墓志铭》。
14、杜甫(公元712--770年)字子美,唐代诗人,汉族,河南巩县(今郑州巩义)人(原籍襄阳),世称杜工部、杜拾遗,自号少陵野老,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为国为民,人称:诗圣。
15、北宋文坛四大家
16、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,构建并提出了“点铁成金”和“夺胎换骨”等诗学理论,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,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,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;
17、宋代程门四大弟子:谢良佐、游酢、杨时、吕大临
18、元曲四大家:关汉卿、马致远、郑光祖、白朴
19、元曲四大家:关汉卿、马致远、白朴、郑光祖
20、唐朝颜真卿(颜体):其楷书端庄雄伟,气势开张,世称“颜体”,代表作《颜勤礼碑》、《颜氏家庙碑》《多宝塔碑》《祭侄文稿》《麻姑仙坛记》。
21、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六一居士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;代表作品:《欧阳文忠公集》
22、柳公权,传世碑刻有《玄秘塔碑》等。
23、北宋文坛四大家:王安石、欧阳修、苏东坡、黄庭坚
24、在文学上,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论点鲜明,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;
25、北宋文坛四大家——苏轼
26、欧阳询,代表作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行书《行书千字文》。
27、汉赋四大家: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、张衡
28、三是与唐宋八大家和千古四大家对话,既在诗中,又在词里,还在文章里,既有视感,又有力感,还有绵绵不绝的气感。
29、另外,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他的主要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等。此外,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《欧阳文忠集》等。而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主要作品有《王临川集》《临川集拾遗》《临川先生文集》等。
30、在宋代文学史上欧阳修是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;
唐诗四大家是谁
31、欧阳询(557一641年),字信本,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。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,笔力险峻,结构独异,后人称为“欧体”。
32、【北宋文坛四大家】: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东坡、黄庭坚
33、清初画家四王:王时敏、王、王鉴、王原祁
34、一是写诗。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共同点,就是能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到诗歌当中,所谓诗言情言志。
35、明代书坛“吴中四子”:祝枝山、唐伯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
36、北宋文坛四大家——王安石
37、清初文学四公子:方以智、陈贞慧、冒襄、侯方域
38、唐朝张旭,怀素,颜真卿,虞世南,柳公权,诸遂良,欧阳询,宋朝,黄庭坚,苏轼,米芾,蔡襄。
39、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
40、初唐文坛四杰: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
41、唐诗四大家:李白、杜甫、王维、李商隐
42、褚遂良,墨迹有《孟法师碑》,《雁塔圣教序》。
43、《草书心经》、《郎官石柱记》
44、在中国的历史上,唐宋两朝的文化达到了历史的顶峰,有唐诗宋词之说,而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,也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,他就是欧阳修。
45、2.其词写物咏怀吊古,意境空阔苍茫,形象淡远纯朴,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
46、北宋文坛四大家——欧阳修
47、初唐四大书法家:欧阳洵、褚遂良、虞世南、薛稷
48、在哲学上,他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49、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[123]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。抚州临川(今江西省抚州市)人[1][123]。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。
50、南宋四大画家:李唐、刘松年、马远、夏圭?
51、颜真卿。与柳公权、欧阳询、赵孟頫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
52、1.其诗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风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;
53、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,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,即处在中国文学从“雅”到“俗”的转变时期;其中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东坡、黄庭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,所以被称为“北宋文坛四大家”;两杠四星是什么军衔
54、赵孟頫,(1254—1322)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湖州(今浙江吴兴)人。他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,《元史》本传讲,“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,遂以书名天下”。元鲜于枢《困学斋集》称:“子昂篆,隶、真、行、颠草为当代第一,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。”其书风遒媚、秀逸,结体严整、笔法圆熟、世称“赵体”。
55、唐诗四大家: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元稹
56、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探花是第几名
57、南宋诗坛四大家:杨万里、陆游、范成大、尤袤
58、元代儒林四杰:黄晋、虞集、柳贯、揭俊斯
59、明代江南四大才子: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征明、周文宾
60、张旭,主要作品《古诗四贴》。
唐诗四大家是谁
61、苏门四学士:黄庭坚、张耒、晃无咎、秦观
62、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指的是黄庭坚、苏轼、欧阳修和王安石这四个人。其中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江西诗派开山之祖。他诗的代表作有《山谷词》,书法作品有《松风阁诗帖》《诸上座帖》等。
63、宋词四大家:苏轼、辛弃疾、柳永、李清照(周邦彦亦可)
64、宋代书法四大家:蔡襄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苏东坡
65、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。
66、颜真卿,(709--785),字清臣,京兆万年人,祖籍唐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。在书法史上,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,影响最大的书法家。其书初学“草圣”张旭,初唐四家,后广收博取,一变古法,反初唐书风,行以篆籀之笔,化瘦硬为丰腴雄浑,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,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,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,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,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。
67、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68、二是文章写得好,不管是韩柳还是三苏,都是文章高手,读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章的文章,赏心悦目,情随事迁,意随志转,妙,奇,新。
69、北宋文坛四大家——黄庭坚
70、李阳冰。
71、李商隐(约812年或813年—约858年),汉族,字义山,号玉溪生、又号樊南生,晚唐著名诗人。他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市),生于河南荥阳(今郑州荥阳)。诗作文学价值很高,他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
72、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;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;
73、当代散文四大家:杨朔、魏巍、秦牧、刘伯羽(吴伯箫也不错)
74、元代山水画四大家:黄公望、吴镇、倪瓒、王蒙
75、黄庭坚(1045年6月12日—1105年9月30日),字鲁直,乳名绳权,号清风阁、山谷道人、山谷老人、涪翁、涪皤、摩围老人、黔安居士、八桂老人,世称黄山谷、黄太史、黄文节、豫章先生。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。祖籍浙江省金华市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,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。北宋大孝子,《二十四孝》中“涤亲溺器”故事的主角。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江西诗派开山之祖。
76、唐朝欧阳询:其楷书法度严谨,笔力险峻,世称“唐人楷书第一”,代表作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。
77、怀素,传世作品有《自叙贴》,《圣母贴》,《小草千字文》等。
78、韩择木。